有家不能"回",被一道门禁挡在了外面。据报道,近日,家住上海市松江区新晟宝邸的居民反映称每个月都要给门禁卡"续命",否则就回不了家,这让居民感到非常不便——原来,小区物业将物业费的缴纳情况与门禁卡绑定,没有缴纳物业费的居民无法刷开门禁。
居民也给出了拒交物业费的理由,如非机动车大面积乱停放、电梯维修不及时、保洁工作不到位等;而物业公司为了把物业费收上来,就开始限制这些住户的门禁卡使用,作为"拿捏"住户的一种方式。
物业的这种做法当然有问题。居民享有房产的所有权,民法典规定,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,依法享有占有、使用、收益和处分的权利。而即便是租客也享有使用权,合同权利同样受到法律保护,他们当然有权随时回家。
同时民法典也规定业主逾期未交物业费,物业公司可以催告业主,但是"不得采取停止供电、供水、供热、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"。所以当物业开始限制住户的出入、侵犯住户的使用权利,当然是站不住脚的,也没有摆正自己"服务业主"的定位。目前该物业公司已经被批评教育,物业公司显然理亏。
类似的事其实并非个例。比如前几天有媒体报道,河北石家庄富贵城小区的"物业工作人员占据车库通道,不让没支付车位管理费的业主进小区",也引发了舆论关注。该事件也是因为业主对物业不满、拒交车位费;物业公司则剑走偏锋、限制业主使用车库。
可见,"能不能进门"只是导火索,背后的关键则是物业费纠纷,但这样僵持显然不是办法:物业服务不善,导致业主拒交物业费;但业主不交物业费,物业又无从改善服务。最后陷入恶性循环,对抗烈度逐渐升级,彼此信任完全崩塌。
所以,物业公司或许会在舆论的关注下收敛出格的方式,但问题的关键显然是建立一个公正的协调机制,去解决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纠纷,而不是任由矛盾积累直至失控。
比如业主质疑物业的收费和服务,这些有无具体的标准;业主对物业的监督,有无属于独立第三方的评判机制;物业公司对物业费的追索,有无更加规范、高效的渠道等等。这些,其实都是冲突背后的关键问题。
事实上,目前有些地方已经在探索完善机制。比如,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发布公告,批准新版《住宅物业服务标准》为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,为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提供了行业准则。同时,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也印发了《重庆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》,旨在加强物业服务收费管理,规范物业服务收费行为。
但总的来看,这些地方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推广、落实。目前业主和物业纠纷依然是个头疼的事,双方往往要经历长时间的拉锯,最后沦为两败俱伤的情况也不少见。所以,类似业主回家看物业"脸色"的事件不失为一个启示:如何建立一个公正的协调机制,及时化解住户和物业的矛盾,亟待进一步的制度探索,否则更加激烈、更加戏剧化的冲突,依然有可能出现。